不存在的真實:視在功率,虛功率,功率因數的冷知識
當今的功率量測儀器如電力分析儀,大多己可提供廣泛的精確結果,但我們真的了解它們的含義嗎?伏特(V),安培(A),瓦特(W) – 這些是實際的物理量。事實上我們可以感覺到伏特 (請不要嘗試這種情況!),檢測由瓦特引起的熱量(務必小心進行此測試),並留意到由安培引起的磁場。
而視在功率(VA),功率因數(Power Factor, PF),虛功率(VAR),波峰因數(Crest Factor),總諧波失真(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, THD)和K因數 (K factor)呢?簡單的說這些都不是真實的!它們是被定義為純粹的數學工具。所以問題在哪裡?如果我們都使用相同的定義並且知道這些條件,那就沒問題了。但是許多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些不是真實的量,更糟的是,許多人會有自己的定義方式,而其他所有人都認為他是錯的!讓我們更詳細地研究其中一些觀念。(請點閱讀全文)
單相電力的視在功率(VA),功率因數(PF),虛功率(VAR)
視在功率(VA)和虛功率(VAR)
許多人認為看到的這些數值是理所當然的,但事實並非如此簡單。實際上儀器只量測了電壓V,電流A和實功W。VA只是伏特和安培rms測量值的乘積。將功率視為向量(vector),以瓦數W為實數部分,以VA為純量長度,則VAR為虛數部分。因此,VAR2 = VA2– W2。
但是VAR的極性(polarity)如何?當出現一個以上的頻率時會發生什麼事? VAR的極性應取決於負載是容性負載還是感性負載,通常將正VAR用於容性負載(VITREK使用此定義),但並非所有人都遵循此規則。如果當VAR是由失真(distortion)而非相移(phase shift)而導致,數值又會如何變化?是的,這時會發生一些“怪異”的影響。
以一個沒有功率因數校正(PFC)的整流電路為例。在短時間內,電流就在電壓波形的峰值處(Vpeak)附近。如果此電流在電壓峰值之前一點點,則VAR為正(電流超前電壓)。如果電流稍微滯後於電壓峰值,則VAR為負。因此,如果電流峰值(Ipeak)恰好在電壓峰值(Vpeak)處,則由於可能的干擾,VAR的極性會在正負極之間切換,但是數量保持不變!這有關係嗎?對長期平均或累計總數會有影響!此類系統的長期總VAR(即VAR-Hr)的測量結果接近於零,但總瓦數和VA不受影響。這導致量測結果的衝突。
再舉例另一個簡單異常狀態。負載由理想的1 ohm電阻與無窮大電容串聯組成。如果我們用1 Vrms正弦波驅動此負載,則:
電流=1A,瓦數=1W,VA=1,VAR=0。
但是,如果我們同時加上1 Vdc的直流電,會發生什麼情況?rms電壓現在為1.414V,電流不變(電容器擋掉了DC),而瓦數不變。因此: 電流=1A,VA=1.414,但是瓦數=1W,因此VAR必須為1。添加直流信號居然會產生無功功率!實際上只是一個公式定義的問題,請了解VAR不是真正的東西,不要指望它會產生真實的結果。
功率因數(Power Factor, PF)
實際上它有很多定義。通常,PF = W / VA是一種,常見的還有PF = VA*cos(θ),以及 1/sqrt(1+THD2)。但在現實世界中它們都是不相同的!只有當沒有失真或其他頻率時,cos(θ) 的方程式才會產生“正確”的結果。而只有當沒有相位位移時,用THD相關的方程式才會產生“正確”的結果。以上二項都是W / VA定義的簡化。
問題在於,當電流與電壓正好同相(用一個“示波器”確認一下,電流正好在峰值電壓上,沒有相位位移),功率因數(PF)必須是1。如果您使用cos(θ)的簡化定義則沒錯,但如果使用完整的W / VA定義則結果就不一定了。
功率因數(PF)應該有極性嗎?是的,但不是很多人使用的一種。許多人使用功率因數的極性來表示超前(leading)或滯後(lagging),這是不正確的。功率因數的極性與瓦特的極性應相同(VA是純量,沒有極性)。跟隨相位極性的則是虛功率(var)的極性。為何功率因數的極性不能表示超前或滯後?在許多年前的儀器,並無法顯示超前或滯後之類的詞,也不會顯示虛功率(var)。因此,他們通過功率因數的+或–符號來表示領先或落後(負瓦特很少見)。這種顯示方法導致大家對功率因數極性的普遍誤解。
波峰因數 (Crest Factor)
CF =peak/rms (峰值/均方根),對嗎?這裡有一個簡單的定義問題。波峰因數是否應包括調幅 (amplitude modulation, AM) 的影響?當存在顯著的調幅,長期峰值位於波形最大值,而均方根值則位於完整的波形。因此,CF結果要比在示波器上看一兩個週期要高。鑑於此,有兩個波峰因數的結果出來了。
這裡還有另一個問題。讓我們再次看一下波峰因數方程式CF = Peak / rms。波形的波峰因數定義為從零開始的峰值與波形的rms值之比。如果是這樣,則“峰值”的真正含義是什麼,一個量測得到的“峰值”可能是不同的數字,具體取決於“峰值”的頻率含量以及測量它的設備的帶寬。例如,如果信號具有10ns的峰值尖峰,而測量儀器的帶寬具有1MHz的帶寬,則您將永遠無法測量真實的峰值。即使是在數位取樣量測系統(例如當今大多數測試設備)中,如果儀器的取樣速率為500ns,那麼可能抓到該峰值的機率小到不行!
總諧波失真 (THD) 和K因數 (K Factor)
總諧波失真 (THD) 應該就沒有問題了吧?您是用絕對單位相對於基本波(fundamental),或是相對於總諧波(total harmonics),又或是相對於總信號來量測嗎?我們應該包括DC嗎?電源供應器的規格寫明電流總諧波失真(Current THD)小於50%時,是代表什麼意思?有趣的是,數據最好的規格就對了!
使用K因數(K Factor)的人並不多,但在電力行業的某些領域很普遍,導致很少有人知道其定義或局限性。
K =sum(H2 * Ah2) / sum(Ah2);其中H =諧波#,Ah =該諧波的振幅。
看起來很簡單,但最終結果通常取決於總和計算時使用了多少諧波。任何K因數皆必須說明使用的諧波數,數值才能對他人有用。我們可以在網路上查到許多不同的諧波數量定義。為什麼這麼敏感?試想一下一個方波電流波形(並不少見),每個奇次諧波的幅度與諧波次數的倒數成正比。計算的結果非常依賴於諧波數,並且波形越失真,K因數得到的結果越差。
多相的視在功率 (VA),虛功率(VAR)和功率因數(PF)
有幾種方法可以將單相(或相對相)的值組合在一起以產生一組總值,但是這些都是我們去定義的,因此有待解釋。有兩種不同的假設方法,一是我們假設僅存在單個頻率(即沒有失真並且沒有開關模式電源),並且相位負載是合理平衡的,或是我們將各個相位瓦數視為向量。兩種基本的組合計算方法是:
Y接線量測 (4線, Y)
第一種計算是:
Total W = sum(W)
Total VA = sum(VA)
Total PF = sum(W) / sum(VA)
(Total VAR) 2 = (Total VA) 2 – (Total W) 2
或是:
Total W = sum(W)
(Total VA) 2 = (Total W) 2 + (Total VAR) 2
Total PF = sum(W) / sum(VA) Total VAR = sum(VAR)
二者看起來很相似,對吧?但是,當存在失真或開關模式信號或負載不平衡時,它們會產生不同的結果。 請記住,只有瓦特的結果是“真實的”。
假設一個負載,其中所有三相均電阻性加載,但其中一個具有稍微“超前”的功率因數(PF),而另一個則具有一個“滯後”的功率因數。 在這種情況下,第一個定義將顯示總功率因數略小於1,而第二個定義將產生一個融合的總功率因數(相反極性的VAR相互抵消,最終結果類似於“平均”功率因數)。 哪個是對的? 可能會爭論很長時間才有答案!
Delta接線量測(3線,D)
第一種計算是:
Total W = sum(W)
Total VA = (sqrt(3).(sum(VA)/2))
Total PF = sum(W) / (sqrt(3).(sum(VA)/2))
(Total VAR) 2 = (Total VA) 2 – (Total W) 2
或是:
Total W = sum(W)
(Total VA) 2 = (Total W) 2 + (Total VAR) 2
Total PF = sum(W) / sum(VA) Total VAR = sum(VAR)
現在我們可以看出更明顯的差異。立方根是怎麼來的?假設電源是120°三相正弦波電壓,則這是數學簡化的結果。在過去我們無法測量瓦特(或VAR),因此我們需要一種方法來組合兩個VA測量值(使用簡單的設備即可輕鬆完成)以產生總體VA。
有趣的是,如果假設4線式的中性線(neutral)不需要精確地在“中間”,則它可能與任一相一致(然後有其中一相的VA和W將是零)。4線式就變成了3線式。只有第二組定義的計算方法對3線式和4線式產生相同的結果,因此可通過檢查得知,第二種定義的計算方法與中性線是否在相間居中位的假設無關。
結論
一直有人說應該有一個結論,但是真的可以有一個結論嗎? 由於各種定義(或計算方法,無論您偏愛哪個詞)都不會消失,因此我們必須學習處理它們。 我們都必須認識到,這些VA,VAR等“量測值”只是數字,根本不是真實量測出來的。 要解釋這些,我們必須知道各項的實際定義,無論是數學方法,帶寬還是時間間隔,它們都會影響最終解釋的結果。
By P.O. Withers
CTO, Xitron Technologies
譯者:宏浩創新科技